表 1.1 物聯網的三個特征 全面感知:利用射頻識別、二維碼、傳感器等感知、捕獲、測量技術隨時隨地對物體進行信息采集和獲取 。 可靠傳送 :通過將物體接入信息網絡,依托各種通信網絡,隨時隨地進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智能處理 :利用各種智能計算技術,對海量的感知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并處理,實現智能化的決策和控制 。 1.2 物聯網的起源。 回顧歷史,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在大的危機之后,總會有新的行業誕生,引領和支撐經濟的復蘇、發展,從而帶動社會進入新的經濟上升周期。上世紀末,一系列新興市場遭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后,誕生了互聯網這一新興行業。而在這次人類歷史上數一數二的金融危機余波未了時,在人們熱切關注新能源行業發展時,又出現一個新名詞和新概念:物聯網。物聯網逐漸成為了人們眼中的“救世主”,盡管仍有一些學術界或者是技術精英對這種說法莫衷一是,但不可否認的是,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正在試圖通過“物聯網”走出經濟的泥潭。信息產業的每一次跨越都不是技術上的偶然發明,而是國家發展戰略結出的碩果。經濟危機催生科技信息革命。 2009年1月,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時中指出:眼下這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之時,“科學的沉寂”已達60余年,一些重要的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發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日益顯現。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社會政治格局的影響繼續顯現,國際國內環境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產生了深刻影響。當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這場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正在全球繼續擴散蔓延,尚未見底,有可能持續較長時間,世界經濟將經歷一個較長的低迷、調整和變革期,全球經濟增速快速下滑,能源資源、糧食價格大幅波動,失業率普遍上升,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不容低估。世界正處在科技創新突破和科技革命的前夜。這一重要結論, 主要基于以下分析: (1)歷史經驗表明,全球性經濟危機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創新突破和科技革命。根據經濟長波理論,每一次的經濟低谷必定會催生出某些新的技術,而這種技術一定是可以為絕大多數工業產業提供一種全新的使用價值,從而帶動新一輪的消費增長和高額的產業投資,以觸動新經濟周期的形成。1857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以電氣革命為標志的第二次技術革命,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戰后以電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術突破為標志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依靠科技創新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新的就業崗位和新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是擺脫危機,創新經濟增長的根本出路。過去的十幾年間,互聯網技術取得巨大成功。目前的經濟危機讓人們又不得不面臨緊迫的選擇,物聯網技術成為推動下一個經濟增長的特別重要推手。 (2)前瞻全球現代化發展的未來圖景,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近三十億人口追求小康生活和實現現代化的宏偉歷史進程與自然資源供給能力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的矛盾日益凸顯和尖銳,按照傳統的大量耗費不可再生自然資源和破壞生態環境的經濟增長方式、沿襲少數國家以攫取世界資源為手段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人類生存發展的新需求強烈呼喚科技創新突破和科技革命。 (3)從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態勢看,奠定現代科技基礎的重大科學發現基本發生在20世紀上半葉,“科學的沉寂”已達60余年,而技術革命的周期也日漸縮短,同時科學技術知識體系積累的內在矛盾凸顯,在物質能量的調控與轉換、量子信息調控與傳輸、生命基因的遺傳變異進化與人工合成、腦與認知、地球系統的演化等科學領域,在能源、資源、信息、先進材料、現代農業、人口健康等關系現代化進程的戰略領域中,一些重要的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發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顯現。在此之前,中科院計算所所長李國杰院士在2008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舉行的中科院信息與創新戰略研討會上,對21世紀上半葉信息科學技術發展趨勢作總體判斷時表示:信息科技正在進入全民普及階段,信息技術惠及大眾將成為未來幾十年的主旋律;21世紀上半葉,將興起一場新的信息科學革命,其結果可能導致21世紀下半葉新的技術革命。李國杰表示:“目前的信息科學只相當于1905年以前的理論物理研究,信息科學還處在伽利略時代。20世紀下半葉信息技術發展迅猛,但信息技術的基礎理論大部分是20世紀60年代以前完成的,近40年信息科學沒有取得重大突破!蓖瑯,編寫計算機程序的大量日常工作可能會導致產生新的數學。如同望遠鏡促進天文學、顯微鏡促進醫學發展一樣,數字計算機的發明,特別是近20年微處理器和網絡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大規模并行計算和網格計算成為可能,將導致一場科學的革命,21世紀將產生以并行計算為基礎的新科學。也有其他專家在談及物聯網時說到:從2007年開始,我們都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美國和歐盟在應對危機方面重點推出物聯網。在08、09年比較清晰的提出物聯網發展規劃和發展行動的一些具體措施,也是基于應對金融危機要應對新的產業。每一次金融危機,我們要去應對它,要去挽救一些企業,要促進一些產業能夠更好健康的發展,但是我們最終還是要選擇一些新的產業,要有新的產業取代或者改變傳統產業。就像1998年當時亞洲金融危機一樣,是因為有互聯網和新經濟的出現,才使當時的經濟危機能夠更快的度過。這一次我們也在尋找新的產業和新的發展機會,或者新的技術。世界各國都一樣。擺在我們面前的確實是值得我們把握的機會,物聯網會引發一個很大的產業機會,這也是物聯網大的背景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