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咨詢機構中投顧問《2016-2020年中國智能農業深度研究與投資前景報告》,基于應用(硬件、網絡平臺和服務)的智能農業市場預計將從2016年的92.2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18.45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8%。以蔬菜種植為例,溫室溫度控制的精度直接決定了溫室的產量和效益,溫室的產量和效益基本靠人力來實現。隨著農村勞動力的短缺,迫切需要提供低風險、高附加值的服務。為大棚種植戶提供先進可靠的智能溫控產品和技術,同時提高種植效率。因此,周濤智能作為農業智能自動化產品的研發供應商,致力于互聯網農業智能自動化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通過溫室智能控制設備,搭建智能農業溫室數據平臺,為終端用戶提供一整套智能控制解決方案。Ang香港投資幾千萬。據創始人崔新華社報道,考慮到農民對智能產品的認可,周濤智能主要為蔬菜大棚用戶提供溫度控制器和整套通風溫控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對于硬件產品,結合相應的軟件服務,每10分鐘自動向手機推送溫度信息,農民可以直接在APP端進行相關操作控制。從性能上看,產品可靠性好,轉速10萬轉,每次工作不到10種;工作溫度范圍為-20~ 65~C,濕度為15%~90%。它具有較高的比溫、耐濕和耐腐蝕性能,可應用于太陽能發電。溫室、塑料拱棚、連棟溫室等蔬菜大棚的溫度控制。從實際效果來看,平均三個大棚可以節省一個完整的勞動力,一年可以幫助農民節省至少2萬元的人工成本;通過精確控制溫室內的溫度,一般可以提高果蔬產量30%以上。至于如何推向市場,崔新華表示,公司成立較早,推廣和提供全機產品的團隊較多。但后續發現進展緩慢,所以根據農業的特殊性進行了調整。市場和電子模塊產品主要通過與下游設備制造商合作提供。據悉,截至去年底,已售出近2000臺周濤智能林鵬智能風扇,農民平均每天應用頻率20次,覆蓋內蒙古壽光、青州、應城等地區。未來,當數據積累到一定階段,它會利用設備采集的數據,逐步打通農業種植的上下游鏈條以及相應的市場布局。就競爭而言,典型的市場參與者有三類:一是系統集成商,其市場定位主要服務于政府部門,訂單相對有限,產品龐大齊全;缺乏自主研發能力的廠商產品性能存在一些缺陷;第三,市場定位相對有限。但在產品性能和當前銷量上也有差異。相比之下,崔老師表示,周濤智能的核心優勢在于三個方面:一是產品本身的性能;二是團隊核心成員具有多年電子設備行業從業經驗;第三,創始人本人有實際種植經驗。同時,崔新華社還表示,鑒于農業大棚種植環境復雜,農村電壓不穩定,我們的產品和算法還有待改進。MS將繼續快速迭代。團隊方面,目前公司總規模超過25家。創始人崔新華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曾在海外擔任安捷倫電子工程師